要是上來就問“哎,哪哪怎么走”,,安林就裝沒聽見,。“還有不長眼的看你不搭理他,,湊跟前來說,老頭兒問你呢?!边@時候老爺子脾氣就上來了,“叫誰呢,,你回家管你爸媽叫‘哎’嗎,?”
北京爺們兒愛講禮義廉恥,不順眼的事兒都得管管,。胡同里的公共廁所有的是單間不分男女,,去年有個小混混經(jīng)常拿手機從門縫下邊偷拍,。安林自己躲進廁所,把廢紙筐子從門上邊扔下來,,扣了小混混一頭,。
鑼鼓巷其他車夫都敬著安林,剛來的人都跟他走活,,學他講解,。
一條胡同里做生意,常有車夫因為搶活起了齟齬,,這時候老爺子就得出面“鏟事兒”,,大家伙都坐下來,活兒是誰的說清楚,,錢該給誰給誰,,過錯方請喝酒,事兒過了還得互相照應(yīng),。
安林的徒弟張革堂跟他拉了八年車,,他說車行混雜,老爺子不欺負弱者,,不怕強者,,鑼鼓巷這么多年沒出現(xiàn)過車夫漫天要價的宰客行為,“老爺子在,,規(guī)矩就在”,。
老爺子饞酒,一頓白酒二斤,,啤酒無數(shù),,自言從沒醉過。不光飯點喝,,平時出車也喝,,他出車帶一個1000ml的透明大水瓶子裝茶水,還有一個不銹鋼水壺裝酒,,冰柜里拿出來的冰鎮(zhèn)啤酒倒進水壺,,一會兒就喝一瓶?!疤鞜?,喝這個得勁兒?!?/p>
茬架
安林不是“拉車的”出身,。1947年,他出生在南鑼鼓巷板廠胡同的一座四進四合院里,,排行老七,。兩歲時全家搬到福祥胡同的一處小院,。按他的說法,祖上是愛新覺羅這一姓的,,是滿清皇族血統(tǒng),,可惜家譜在“文革”的時候燒了,無從考證,。
他小時候,,鑼鼓巷主街還是瀝青路面,街上只有四五家商店:“四十八店”是公家的副食店,,現(xiàn)在文宇奶酪店的位置原來是個棺材鋪,,蓑衣胡同把角是一個奶站,還有一家煤鋪,。
白天大人上班,,孩子上學,街上安安靜靜,。孩子們一放學,,挨個胡同亂竄。70年代之前,,兩側(cè)胡同都還是土路,,木頭電線桿子,一條胡同只有一個自來水龍頭,。晚上出門點個蠟,用紙罩住,,男孩調(diào)皮,,一搖一晃,紙就著了,,點火玩兒,。
安林說,北京城過去講究“南寒北貧,,東富西貴”,,鑼鼓巷住的是達官貴人,胡同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沒有邪的歪的。小時候,,所有四合院都規(guī)規(guī)矩矩、方方正正,,小孩兒玩兒捉迷藏都沒地方躲,,有的爬到屋里大衣柜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