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華西村全貌,。村內(nèi)高樓、高塔林立,,一棟棟別墅整齊劃一,。A08-A09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朱駿
從“窮怕了”到“天下第一”
華西村改革掘金記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天下第一村”,從不吝于展示它的富有,。
夜幕下,,328米高的龍希國際大酒店頂部,位于60層的展示廳內(nèi),,純金打造的耕牛雕塑據(jù)稱價值3億,。
村中大道上,掛著蘇B車牌的寶馬,、奧迪等豪車不時閃過,;從空中俯瞰,家家戶戶入住的歐式別墅如棋盤般整齊劃一,。
把華西村打造成中國改革開放“共同致富”的樣本,,已逝的“老書記”、天天看《新聞聯(lián)播》的吳仁寶居功至偉,?!度嗣袢請蟆吩u價他,“每一步都踩在改革的節(jié)奏上”,。
實際上,,“天下第一村”又總是與眾不同。
在風雨如晦的“文革”年代,,華西村就不顧風險辦廠興業(yè),;由分田到戶肇始的改革開放已推進40年,華西村仍堅持走集體經(jīng)濟之路,。
眼下的華西村——或者說一個總資產(chǎn)超過500億元的超級企業(yè)集團,由吳仁寶之子,、習慣看央視財經(jīng)頻道的吳協(xié)恩接棒執(zhí)掌,。15年來,他一直在做艱難的轉(zhuǎn)型探索,,伴隨著高額負債等傳言,,以及對獨特的“華西村模式”應往何處去的熱議。
吳協(xié)恩向新京報記者坦承,從私心出發(fā),,他并不想讓兒子接班,。對于未來,他只說,,希望退休后,,人們也能叫他一聲“老書記”。
4月20日,,部分老職工在小五金廠的舊車間前留影,。
原標題:江蘇江陰華西村:努力提升村民獲得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村莊篇】冬日的華西,,氣溫在零度上下。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幸福園六號塔的華西月子中心內(nèi),,卻是一派暖意融融,。
新華社南京12月30日電(記者朱國亮)“我們那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缺個吳仁寶,。”在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曾有來參觀的外地干部如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