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船舶出口支棱起來了,,整個機電產(chǎn)業(yè)的出口也就支棱起來了,。
改革開放之初,以造軍船為主的中國船舶工業(yè),,整體造船水平比世界落后了三四十年,,全行業(yè)30多萬造船工人,無船可造,,只能望洋興嘆,。
1977年12月6日,小平同志聽取有關部委的匯報后,,作出指示:“船舶工業(yè)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中國的船舶要出口,要打進國際市場,?!?/p>
“中國船舶要打進國際市場”這句話讓“世界船王”包玉剛激動不已,他以探親訪友的名義到大陸考察后,,宣布自己的環(huán)球航運集團拿出1億美元,,向中國船舶工業(yè)公司訂購6條巨輪。
▲
柴樹藩(左一),、包玉剛(左三)
與世隔絕幾十年,,中國船舶工業(yè)終于要建造第一艘外商貨輪,完全按國際標準下單的2.7萬噸散裝貨輪,,定名“長城”號,。
毫不夸張地說,“長城”號的成敗,,關系到中國能否打進國際市場,,建好了,它是世界海洋中一條流動的廣告牌,;建不好,,它就會砸了中國造船的招牌。
時任六機部部長柴樹藩在簽訂合同的當晚,對生產(chǎn)局的負責人說:
“這條船,,你要像抓核潛艇建造一樣親自把它抓好,。”
接下“長城”號建造任務的,,是歷史悠久的大連造船廠,,廠長孫文學多年后提起“長城”號仍然激動不已:“我們大連造船廠造過萬噸輪,也造過潛水艇,,但用的都是從蘇聯(lián)沿襲下來的驗船標準,,‘長城’號是我們第一條按英國勞氏標準造的船,
建造過程是從零開始,、天翻地覆。
”
今天7時許,,由我國船企設計建造的第6艘世界超大型集裝箱船東方葡萄牙輪,,離開長江江蘇段,出江試航
2024-08-30 15:55:54又一艘中國造世界級“海上巨無霸”出江試航根據(jù)年度計劃和中俄雙方共識,,中國和俄羅斯兩國海軍艦艇編隊近日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相關海域開展第4次海上聯(lián)合巡航,。此次行動不針對第三方,,與當前國際和地區(qū)局勢無關,。
2024-07-14 15:38:39中國和俄羅斯軍隊開展第4次海上聯(lián)合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