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有消息稱臺積電拒絕為中國GPU設計企業(yè)代工,隨后也有消息稱三星態(tài)度亦是如此,皆因收到美國政府的信函,。
邏輯上,這是美國管制升級的舉措,,但此舉并非通過頒布新規(guī)則,而是通過向代工企業(yè)發(fā)告知函的簡易形式開展,,具體的對照的標準,,即2023年10月管制規(guī)定當中對于芯片算力的限制,具體如下:
*2023年出口管制條例中關于芯片算力和性能密度的說明
據了解,,11月份,,臺積電、三星等代工巨頭就已經按照上述標準,,對前來代工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進行摸底,,以區(qū)分人工智能芯片和其他類別芯片,目前人工智能之外的尖端芯片代工未受到影響,。
此外,,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手機廠商,,在先進芯片設計上也有相應突破,,也需要臺積電代工,但此類智駕芯片,,手機SoC通常不會滿足上述人工智能芯片的算力限制指標,,預計可以正常代工、量產,。
總體來說,,美國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的限制是一個長期策略,,出口管制條例也是按年度回顧更新,行業(yè)內外都需要認知到,,其看中的是對中國相關產業(yè)長期的削弱能力,,對于特定企業(yè)如臺積電代工AI芯片進行限制,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長期收益,。所以在這一點上,,美國的管制表現(xiàn)為動態(tài)性、精準性,,比如限制HBM芯片出口,,但采用HBM芯片的英偉達H20這樣的GPU產品,只要性能密度合規(guī),,則可以正常出口,,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抓大放小,,不傷自己人的策略,。
還有一點,大家也需要認知到,,出口管制的動態(tài)更新的過程中,,很多企業(yè)已經適應了這種環(huán)境,前期也在通過囤積設備等形式提前應對,,這其實也反映出了中國芯片產業(yè)的韌性,。從與從業(yè)者的交流來看,普遍的態(tài)度是這種管制會變相加速國產自研進度,,之前的SoC,、現(xiàn)在的GPU都在用行動證實這一點。所以,,面對現(xiàn)在層層加碼的出口管制,,也不需要絕對的悲觀。
美國設卡阻撓中國再造臺積電,。12月2日,,美國對中國芯片的新一輪禁令正式公布。美國商務部發(fā)布了兩份總計210頁的出口管制文件,,涉及具體的出口管制條例調整和實體清單更新
2024-12-04 10:55:08美國設卡阻撓中國再造臺積電臺灣《風傳媒》近期援引《紐約時報》文章,,探討了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遭遇的重重挑戰(zhàn),再度引發(fā)島內熱烈討論
2024-08-14 09:15:55臺積電美國廠4年未生產一顆芯片2024年12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獲得了一項名為“整流器”的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 222147422 U,,申請日期為2023年12月
2024-12-17 07:09:03臺積電中國取得整流器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