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發(fā)商之間的得房率競爭愈發(fā)激烈,,購房者也更加關注新房的實際使用面積。自住建部提出建設“好房子”以來,,北京,、廣州,、深圳,、成都、貴陽,、福州等城市相繼出臺了新的建筑標準,。這些新標準放寬了層高、陽臺等指標,,減少了公攤面積,,使得一些城市的住宅產品出現(xiàn)了130%、110%等超高得房率,。
在北京,今年下半年的新盤中,,豐臺,、順義、大興等區(qū)域的項目開始出現(xiàn)帶“開敞式陽臺”的設計,,部分項目的陽臺進深達到1.5米,,面積在5-20平方米之間。同時,,一些樓盤還通過贈送設備平臺,、飄窗等方式提高得房率。北京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fā)布的《北京市高品質商品住宅設計導則(試行)》鼓勵在住宅首層設置架空層,,打造共享綠色公共空間,;鼓勵設置風雨連廊;鼓勵多層住宅設置開敞陽臺,。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新房的品質和居住舒適度,。
龍湖觀萃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129平方米戶型的得房率達到94%,,其中贈送面積達20平方米,,包括7平方米的全贈送飄窗和通過錯層設計實現(xiàn)的全贈送陽臺。此外,,《導則》還首次提出鼓勵在住宅底層設置架空層,,作為居民公共活動空間,架空面積不計入容積率,。
廣州也在近期調整了建筑標準,,新版《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規(guī)定,住宅建筑的半開敞空間進深不大于2.4米,,且滿足連續(xù)開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觀陽臺不限制進深,。這一政策使得廣州市場上出現(xiàn)了更多通過增加陽臺、飄窗等不計容面積來提高實際使用面積的產品,。例如,,番禺區(qū)一宗宅地要求陽臺等半敞開空間占計容面積可提高至25%,,未來該項目住宅產品的最高實用率可達125%。
深圳,、成都,、貴陽、福州等城市也出臺了類似的新建筑標準,,對陽臺,、飄窗等空間進深進行了調整,并將一些公共空間如設備房,、配電房,、風雨連廊等從公攤面積中剔除。以深圳為例,,新規(guī)增加了“計一半面積的陽臺進深不超過2.4米,,超過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應全部計入規(guī)定建筑面積”的內容,使得陽臺進深可以更大,,從而提高得房率,。前海未來城項目的一個112平方米戶型得房率為96%,通過贈送9個飄窗和南北兩個大陽臺,,實現(xiàn)了高得房率的設計,。
各地新建筑標準的出臺為開發(fā)商提供了更多提高得房率的方法,如增大陽臺面積,、增加飄窗以及減少公攤面積等,。這些變化不僅提升了住宅的功能性和舒適性,也使得高得房率成為市場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