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整治臭車司機!進入冬季,,消費者打網(wǎng)約車時遇到車內異味的概率比夏季增加不少,。“越來越容易打到臭車了”這一話題在12月23日晚間再次登上熱搜,。此前,,抖音網(wǎng)紅“—馬冬”發(fā)布了一則視頻吐槽網(wǎng)約車異味嚴重,視頻下近5000條評論幾乎都表示有類似經歷,。
對此,,滴滴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公告稱,非常抱歉和慚愧未能提供一個相對清新的出行環(huán)境,,并表示正在開展“異味車”治理專項,,爭取改善用戶體驗。車內異味主要來自塑料,、皮革等原材料散發(fā)的味道以及車內加工材料的化學藥劑,。此外,,司機和乘客的行為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司機的衛(wèi)生狀況,、車內吸煙行為,、微生物積聚及未及時清理的車載空調都會導致異味產生。這些復雜的氣味可能讓人感到不適,,甚至出現(xiàn)呼吸急促,、頭暈眼花等癥狀。
滴滴已在全國上線“拉黑異味車”功能,,用戶可通過App在未來12個月內選擇不乘坐該車輛,。同時,對車內空氣差評率較高的司機暫停服務培訓學習,,并通過正向激勵考核等方式試圖改善用戶體驗,。但要解決這一問題,僅靠約束司機行為或許不夠,。許多專職網(wǎng)約車司機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6小時,,否則難以賺到錢。長時間在狹小空間內工作難免會產生一些味道,。例如,,司機劉師傅通常從上午7點出車到晚上11點收車,有時甚至不回家,,在車里睡覺,。高強度工作下,司機個人休息時間尚且無法保證,,更難保持車內衛(wèi)生環(huán)境良好,。為了提神醒腦,不少司機依賴速溶咖啡,、檳榔,、香煙等,進一步加重車內異味,。
背后的原因是競爭愈發(fā)激烈的網(wǎng)約車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至2023年,,全國網(wǎng)約車駕駛員證增加了368.1萬本,增幅達127%,,而訂單量增幅不到11%,。人均訂單量也從280單下降到136單。為吸引客戶,,平臺加大了特惠訂單的推廣力度,,但這進一步壓縮了司機收入,。一位長沙的網(wǎng)約車司機反映,入行時每單結算約合2.5元/公里,,如今抽傭后每公里不到1.5元,。為保證收入,司機只能延長工作時間,,有時甚至睡在車里,,進而加劇了車內異味問題。因此,,解決臭車問題需要綜合措施,,僅靠乘客“拉黑”司機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