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之外,,王家衛(wèi)還列了兩個名字:龔秋霞和徐來。都是民國三十年代出名的女星,。尤其龔秋霞的演藝生涯很長,,一直延續(xù)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時期。
龔秋霞主演的《壓歲錢》(1937年)
講到服飾,,那戲曲藝術(shù)的影響肯定不可少,。
王家衛(wèi)在片單中,列出了50年代拍攝的《梅蘭芳的舞臺藝術(shù)》,;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以及謝晉的《舞臺姐妹》。謝晉今天的小朋友早就已經(jīng)不太感興趣了,,但是老人家確實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面光輝旗幟,。
王家衛(wèi)個人,對《舞臺姐妹》里的謝芳尤其不住稱贊,。
《舞臺姐妹》
他的《紅色娘子軍》也是王家衛(wèi)的心頭好,。這部電影的“去性別化”的服飾當然非常突出,不光后面的芭蕾舞劇延續(xù)下來,,法國人也拍過一部《解放軍占領(lǐng)巴黎》,,里面都是活脫脫的照搬照用。
后面還有一些超級經(jīng)典:貝托魯奇進紫禁城拍攝的《末代皇帝》,;張藝謀的政治寓言《大紅燈籠高高掛》,;胡金銓的《俠女》,女主角是今年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徐楓女士,;侯孝賢的《海上花》,;李安的《臥虎藏龍》。
《俠女》
王家衛(wèi)自己的杰作,,“世紀最美電影”《花樣年華》也當之無愧入選,。
最后有兩部特殊的影片。
一個是30年前拍攝的犯罪愛情片《上海驚奇》,,由麥姨和影帝大滿貫西恩潘主演,,豆瓣評分……有點低,只有4.7分,,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高不了太多,。
《上海驚奇》
王家衛(wèi)選擇這個片子,一定有他自己的考慮,,至少證明了,,從策展的角度說,除了影片藝術(shù)價值之外,,他也會特別看重電影某方面的特質(zhì)——從服飾和視覺呈現(xiàn)角度,,《上海驚奇》或許是西方人便于理解的東方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