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春氣者,,諸病在頭”。春天有一種暈容易發(fā)生,,發(fā)作時天旋地轉,,讓人惡心想吐,,甚至無法走路,這便是耳石癥,。臨床數據和醫(yī)學研究顯示,,春天尤其是3月份左右是耳石癥高發(fā)期。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的丁秀勇副主任醫(yī)師表示,,每年3月份前后耳石癥患者就診人數會達到高峰,。我國一項針對上海人群的研究也表明,耳石癥在12月至次年3月,,尤其冬春交替之際,,發(fā)生率最高。寧夏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的任紅艷副主任醫(yī)師指出,,入春以來,很多人出現頭暈的情況,,相關檢查顯示大部分是因為耳石癥引起的,。專家分析,,這個現象可能與日照時間、激素波動等因素有關,。經過一整個冬天,,人們接受日曬的時間偏短,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易引發(fā)耳石癥,。此外,任何能導致耳石脫落的因素,,如激素水平變化,、血壓血脂波動等,都可能誘發(fā)耳石癥,。
醫(yī)學上,,耳石癥又叫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引起眩暈的內耳疾病,。耳石癥導致的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鑒別:一是具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可自行緩解,但過程痛苦,,外出有跌倒風險,;二是每次發(fā)作持續(xù)幾秒或數十秒,很少超過1分鐘,;三是頭一動就暈,,比如早晨起床時、半夜翻身時,、躺下的一瞬間,,抬頭低頭時出現暈感,頭部靜止時暈感消失,;四是暈的感覺是天旋地轉,,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走不成路,。
耳石的本質是無機碳酸鈣結晶,,這些小結晶原本粘附在內耳中。疲勞,、外傷,、內耳缺血、年齡較大,、骨質疏松等因素會讓這些小結晶脫落,,掉到旁邊的半規(guī)管里。當頭位改變時,,耳石會在半規(guī)管里滾動,,產生加速度,,導致眩暈。保持頭部靜止時,,耳石隨重力掉到最低處便不再滑動,,眩暈就會消失。
耳石癥是一種良性疾病,,一般可自愈,,多數人在發(fā)病后一周到一個月內眩暈感會自動消失。但耳石癥發(fā)作時很痛苦,,應及時就醫(yī),,首選眩暈門診,如果醫(yī)院沒有該門診,,可選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就診,。治療上,首選耳石手法復位,,必要時還可以適當給予藥物治療,,如前庭抑制劑及改善循環(huán)類藥物。通過手法復位,,大部分人的眩暈癥狀會隨之消失,;也有人復位后仍覺著暈,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復所致,,此時的耳石已回歸原位,,不必緊張,可以適當走動,,有助功能康復,。
耳石癥的發(fā)作誘因比較明確,過度勞累,、缺少睡眠,、高血壓、高血脂等均可誘發(fā),。預防耳石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過度勞累,,合理曬太陽補鈣,每天睡夠7小時,,積極控制相關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高血壓,、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并進行前庭康復訓練,。
25歲的小李酷愛打麻將,,還經常熬夜,。去年她開始出現短暫的天旋地轉和惡心嘔吐的情況,休息后癥狀有所緩解,,因此并未在意,。最近,小李的眩暈癥再次發(fā)作,,不僅眩暈,、胸悶,甚至無法行走
2025-03-04 06:20:44女生經常熬夜打麻將患上耳石癥流感是較為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好發(fā)于秋冬季,。而流感季節(jié)避免流感可從改變生活習慣,、增加有氧運動、采取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預防,。
2024-12-04 10:08:28流感進入高發(fā)季如何避免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