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原本是大學生就業(yè)的前夕,,是從校園到社會的助跑環(huán)節(jié)。如今,,這條起跑線正不斷被前置,。越來越多的大一新生剛開學就申請實習。有人希望搶跑在同齡人之前,,也有人懷疑校園學習對找工作的幫助,,決定階段性跳過大學這個中轉站。然而,,提前登上這艘名為“社會大學”的船,,并不意味著拿到真正的船票。
大一學生盧亞齊在期末考試結束后的第二天便決定去實習單位報道。她早晨六點起床,,化妝,、檢查材料、裹上外套,,七點二十踏進早高峰地鐵,。重慶的一月份寒潮濕冷,18歲的盧亞齊頂著丸子頭,,戴著白框眼鏡,,緊貼上班族的步伐,小跑在地鐵的換乘通道,。九點不到,,她比約定時間提早半小時到達法院。她松了口氣,,打開手機,,給班級群設置了免打擾,以削弱她的學生身份,,避免給單位帶教留下稚嫩的印象,。
進入辦公室后,盧亞齊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她的職業(yè)想象大相徑庭,。不到三十平方的辦公室里,,十幾張沒有表情的臉緊貼電腦屏幕,,除了鍵盤和打印機的聲響外,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大一新生剛開學就申請實習。據(jù)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2024大學生就業(yè)力調研報告》顯示,,78.4%的應屆生有過至少一段實習經歷,,高于前一年的72.5%。而在2023年,,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14578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有實習經歷的學生中,,近七成從大一開始實習。
匆忙到來的年輕面孔同樣給職場帶來震蕩,。上班第一天,,盧亞齊在食堂被前輩搭話,“大幾的,?看著小,。”自報家門后,,對面愕然:“你怎么想的啊,,大一就跑來實習,?”她解釋說,感覺在學校里沒學到什么東西,,想來看看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看自己是不是選錯了專業(yè)。實際上,,她了解到無論什么時候開始第一段實習,,都基本要從最基礎的活做起,而等畢業(yè)找工作時,,招聘條例又會寫明“有經驗及成果者優(yōu)先”,。
曾經,,“海外名校碩士”是通往精英階層的黃金門票,也是打工人階層躍升的理想途徑,。但在今天的就業(yè)市場,,這張曾經閃閃發(fā)光的文憑正悄然貶值
2025-07-11 10:04:39當海外名校碩士成為新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