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表現(xiàn)詹納給人們種痘的畫作
詹納的實驗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的疫苗誕生了,。但是當時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為什么天花疫苗有效,,或者是什么因素引起這種或者那種疾病。盡管后來發(fā)現(xiàn),,天花種痘術(shù)并不終生有效,,還必須“重新激活”或者后續(xù)“增強”,然而,,詹納的措施不僅使世界擺脫了一種可怕的疾病,,而且建立了免疫學這門科學,并且還為后人的研究打開了通道,,促使后來的科學家巴斯德等人針對其他疾病尋求治療和免疫的方法,。
188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為一位被狂犬咬傷的9歲小男孩約瑟芬(Joseph Meister)打下人類的第一針狂犬疫苗,一個月后,,男孩康復,。巴斯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能從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為紀念他對人類抗擊狂犬病的巨大貢獻,,聯(lián)合國指定巴斯德去世紀念日暨每年9月28日為世界狂犬病日,。
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
巴斯德:開創(chuàng)人類防治傳染病的新時代
作為細菌理論的創(chuàng)建者,、食物消毒中巴氏加熱殺菌法的倡導者以及狂犬病疫苗的發(fā)明者,巴斯德的名字家喻戶曉,。
他在19世紀60年代提出的“細菌學說”是生命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從此確認微小的生物體是引起傳染性疾病的媒介,使許多從事公共衛(wèi)生的人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巴斯德及其工作環(huán)境
如果已接種長春長生的狂犬病疫苗且尚未完成程序,,怎么辦,?對此,市疾控中心表示,,尚未完成全程接種者,,可使用另一品牌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繼續(xù)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