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小靜母親
像我這樣的老百姓也是覺得,,他這個黨員不該這樣做,作為一個黨員,,一個國家干部,不該這樣,。
【解說】在各地紀檢監(jiān)察機關近年查處的腐敗問題中,,有不少是類似這樣的情況,侵害的是貧困群眾的利益,。低保金,、危房改造資金、救災款,,當腐敗分子向這些“救命錢”伸手,,不論金額大小,引發(fā)的民憤是極大的,。
【同期聲】桑根臣(寧陽縣監(jiān)察局副局長)
孤兒是無助的孤兒,,他的惡劣點在這里,群眾很憤恨,,因為基層的干部直接和群眾打交道,,你發(fā)生一個事他可能就影響一片。
【解說】還有一些腐敗問題,,雖然看似沒有直接侵害哪一家哪一戶的利益,,但是危害同樣是巨大的。
【解說】這里是廣西北海,。風景如畫的銀灘是這座海濱城市的標志,。銀灘大道是近年的一個重點工程項目,,它的建設涉及到不少征地拆遷工作,而在這中間發(fā)生了一起腐敗窩案,。銀海區(qū)征地辦的部分工作人員伙同個別鎮(zhèn)村干部,、社會人員騙取國家征地補償款,涉案金額達500多萬元,,共有16人牽涉其中,,不同程度地違紀違法。
【同期聲】吳華(銀海區(qū)紀委紀檢監(jiān)察室主任)
征地辦工作人員就起到主導作用,,作案的手法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都是無中生有。
【解說】征地辦里有9名工作人員,,通過無中生有的手段,,虛報拆遷戶,虛報拆遷面積,、虛報地面上的青苗數量等等,,來騙取國家征地補償款。由于補償款是直接發(fā)放到村民的銀行卡里,,他們找到個別鎮(zhèn)村干部,,還有自己熟悉的村民,彼此串通,,騙到補償款后一起瓜分,。
【同期聲】潘光旭(銀海區(qū)征地辦原工作人員)
想過是違法,但是呢,,還是要去做,,思想就是感覺上這個班好像沒什么錢一樣,覺得錢太少了,,那種貪婪,、虛榮之類的。
【解說】身為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卻挖國家墻角,,全無負罪感和法紀意識,,這樣的行為在當地帶來的示范效應是極其惡劣的。有村民聽說別的村民撈到了好處,,又主動去找征地辦工作人員提出“合作”,。
【同期聲】
村民:這個錢是不賺白不賺的這個想法,也沒有說覺得違不違法,,光榮不,,好像沒有什么無恥在里面,沒有這樣想,就覺得如果他可以這樣做的話,,就覺得他有本事,,可以靠關系拿到更多的錢。
村民:主要是看干部怎么做,,如果是干部他能廉潔公正,,那下面的人也不會這樣做,你想報多一點,,干部他如果是公平公正按照實際來做的話,,你也報不了多少,也多不了,。
記者:你覺得干部對老百姓的影響力很大,?
村民:對,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大家都不誠信,,大家都搞的話,單靠政府打擊能打擊得了多少呢,。
【解說】如果手握權力的公務人員帶頭監(jiān)守自盜,,不僅讓國家財產受到損失,對社會風氣的破壞,,對公理人心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相比遠在天邊的“大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對于它的危害性,有人甚至用“蠅貪猛于虎”來形容,。
【同期聲】程文浩(清華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老百姓關注的更多的是他生活中看到的這些干部的實際行為。如果基層腐敗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的話,,實際上動搖了黨執(zhí)政的基礎,,而且會動搖群眾對黨和政府的這種信任。
【解說】2015年1月召開的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2016年1月,,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