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商品遇碰瓷 對于“打假人”應區(qū)別情況對待
原標題:自制產品與“碰瓷”法律責任如何區(qū)分
對話人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法律系副主任
鄭寧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俊海
《法制日報》記者 韓丹東
《法制日報》實習生 白婷婷
消費者可依法索賠
記者:最近幾年,,電子商務可謂發(fā)展迅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開網店的行列。不過,與以前的網店相比,,現(xiàn)在的一些網店有了些許不同,,有不少網店出售的商品是店主自制的產品,,比如糕點,、保健食品等。
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不少出售自制產品的網店沒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其產品也缺失生產廠家,、相關批準文號等信息,。有不少人認為,此類網售自制產品屬于“三無產品”,。
鄭寧:“三無產品”一般是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來路不明的產品,?!吨腥A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并符合下列要求: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根據(jù)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guī)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的即屬于“三無產品”,。
原標題:“職場碰瓷”,,你的誠信呢,?職業(yè)碰瓷?2年跳槽20次:要求支付加班工資換了11家公司,,申請仲裁11次,,提起訴訟8次,,訴訟請求都是索要加班工資——一年間,聶某沒少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