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過程中使用的口服,、肌注、靜脈等其他途徑給的藥物的一部分是要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的,,硬膜外給藥最大的不同是胎兒接觸鎮(zhèn)痛藥物的微量性,,這已經(jīng)是眾所周知的了」。
在那間產房,,大部分麻醉醫(yī)生都是男性——勞動強度太大,。
黃紹強向我講起一些麻醉的細節(jié),「產程的早期只需要一些小劑量的低濃度的就夠了,,越到產程后面,,宮縮越來越強,頻率也越來越頻繁,,這時我們通常采取的是增加劑量,,但有時劑量增加也不一定夠,這個時候需要的其實是稍微把那個濃度調高」,。然而因為人力的原因,,這一點很難達到。
「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去個性化,,但大多數(shù)可能做不到,。」在這間產房,,大約有60%~70%的產婦可以享受到無痛的服務,,「除了禁忌癥、產程進展過快,,以及一些特殊的個人原因,,基本上,只要有要求,,我們就會給她們上」,。
在黃紹強的辦公室,我看到了那套被很多產婦形容為讓人「從地獄到天堂」的硬膜外設備,。
一個女士坤包似的小盒子,,負責均勻地向產婦體內泵入麻藥,一根細線連著一支可以按壓的控制器,,剛好握在手心,,產婦在鎮(zhèn)痛效果不足時按壓便可額外泵入麻醉藥物,增強麻醉效果,,還有穿刺用的針管,、透明的軟管,。操作時,產婦身體蜷成蝦狀,,穿刺針穿過產婦腰部的脊椎孔,,將一根細小的導管導入硬膜外腔——那是脊髓腔外的一個充滿神經(jīng)根的潛在腔隙。
白天,,紅房子醫(yī)院的產房不是很繁忙——前一天的夜里,,那里出生了5個嬰兒。整個上午,,待產床上只有零星幾個產婦,,安安靜靜的。這安靜得益于無痛分娩的采用,。
產房護士長的毛麗萍這樣告訴我,。這里的醫(yī)護人員口袋里都揣著一張「疼痛程度數(shù)字估量表」,如果產婦達到了上面「中度疼痛,,輕度影響睡眠」的3分以上,,就可以進行分娩鎮(zhèn)痛了。
無痛分娩會不會拉長產程,,導致不得不轉剖,?紅房子醫(yī)院產房主任徐常恩的回答是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點。他反倒覺得上無痛可能讓產婦宮口開得更快,,「有時候,,肚子一疼,人就容易無意識地往下用力氣,,力氣用早了,,宮頸血液回流就容易受阻,宮頸腫脹,,開宮口就更難了,。
打了無痛之后,放松了,,宮口反倒會開得更快,。目前,紅房子醫(yī)院的剖宮產率大約有35%,,「剖宮產率的降低有各種原因,,但如果沒有無痛分娩,剖宮率想達到低于40%還是很難想象的」,,徐常恩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