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中關村二小:涉事學生不足以構成“校園欺凌”
新華視點官方微博12月13日消息近日網(wǎng)曝“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欺凌’事件”引發(fā)公眾關注。對此,,中關村二小13日凌晨對新華社記者披露此事調查情況,,認定其為“偶發(fā)事件”,尚不足以認定涉事學生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同時,,校方表示,“對該事件發(fā)生深深自責,,對給學生及家長帶來的傷害,,深表歉意”,將汲取教訓,,以此為鑒,,本著認真理性、客觀公正的原則,,妥善處理,。(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梁天韻)
微博截圖
中關村二小核查后相關情況說明:
一,、事件發(fā)生的基本經(jīng)過
學校在調查該事件的過程中,,調取了事發(fā)前后樓道內監(jiān)控錄像(廁所內沒有監(jiān)控)。監(jiān)控顯示:2016年11月24日上午10時03分10秒,,明明(化名,,即受到傷害的同學)從教室出來進入廁所。03分17秒至18秒,,軍軍(化名)同學和亮亮(化名)同學從操場進樓后相繼進入廁所,,03分47秒至48秒,軍軍和亮亮一前一后跑出了廁所回到教室,。04分22秒,,明明從廁所出來回到教室,在樓道里邊走邊用袖子擦著額頭,。整個過程,,明明在廁所里的時間為1分12秒,亮亮和軍軍在廁所里待了30秒,,明明是在其他兩人離開廁所后34秒走出廁所的,。
明明在事后的11月25日至12月1日均按時到校上課,,12月2日經(jīng)明明父親請病假后未再到校。
學校在調查中,,得到當事學生的如下描述:
明明說:當時他站在廁所的一個隔間里面,,亮亮進廁所后看見他,就從隔壁的隔間拿起垃圾筐扔了一下,,正好扣在自己的頭上,。之后,他在廁所的洗手池洗了洗,,就出來了,。
亮亮說:他和軍軍去廁所,看到明明在上廁所,,就想逗逗他,,把一個垃圾筐從隔壁扔進了明明所在的隔間里面,看都沒看,,就跑出去了,。
軍軍說:自己只是開玩笑說要打開門看看,并沒有實際開門,,也沒有參與扔垃圾筐的事,,但是樂來著,自己事后也覺得亮亮做得有些過分,。
二,、事件發(fā)生后學校所做的工作
事件發(fā)生后,學校一直在做相關家長工作,。調解過程中,,明明的家長堅持要求學校認定亮亮、軍軍的行為是校園欺凌行為并記錄在案,且書面提出四項訴求(以下為原文):
1.將施暴者亮亮、軍軍的行為定性,,通報批評并記錄在案,采取矯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
2.保護明明在校期間的身心安全,不因受害者身份遭到二度傷害,。
3.要求亮亮,、軍軍家長進行誠懇的書面道歉,在校領導面前,、三個孩子均在場的情況下宣讀道歉書,,保證這兩個孩子不再對我們進行霸凌侵害,拒絕口頭和敷衍的態(tài)度,。
4.明明因此事已經(jīng)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需要進行專業(yè)的兒童心理干預,,軍軍、亮亮家長需承擔此部分治療費用的權利,。
為此,,學校與三位同學的家長就上述訴求反復進行溝通,,亮亮和媽媽向明明及其父母當面致歉,,軍軍的家長也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了教育,但亮亮和軍軍的家長不認可此事是校園欺凌行為,,更不是施暴行為,,故始終未能達成共識。
經(jīng)學校多方調查,、了解,,明明和亮亮、軍軍屬于正常的同學關系,,課上,、課下互動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號現(xiàn)象,,但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我們認為,上述偶發(fā)事件尚不足以認定亮亮和軍軍的行為已經(jīng)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