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聯(lián)系首都航空方面,,其客服表示,該航班返航原因系飛機駕駛艙最外層風擋玻璃出現(xiàn)裂紋,。該飛機駕駛艙風擋有3層材料壓合做成,,外層玻璃為非結構層,主要用來抵擋外來物的撞擊,;中層和內(nèi)層起保護作用,,為結構層,任一結構層都能單獨承受高空壓力和保證飛行安全,。
記者查詢了解到,,除了不久前的“川航風擋玻璃爆裂備降成都”事件外,此前國內(nèi)也有客機玻璃破裂或現(xiàn)裂紋的事件:
2015年11月21日,,南方航空一架A321飛機在沈陽桃仙機場起飛后,,機組發(fā)現(xiàn)前風擋玻璃破損,隨后安全備降青島,;
2016年7月9日,南航一架飛機由廣州飛往成都,,這架機型為空客A320的飛機落地后,,經(jīng)機務工作人員航后檢查,飛機前部雷達整流罩和駕駛艙1號2號風擋玻璃及部分機體結構出現(xiàn)損傷,。該事件最初判斷為飛行過程中遭遇冰雹沖擊,。
一名航空公司副駕駛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對于客機玻璃,,機務在起飛前都會做檢查,。
客機玻璃為國外壟斷
毋庸置疑,飛機風擋玻璃和舷窗玻璃占整機比重雖然很小,,但卻是關鍵部件之一,。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全球大飛機制造商主要是波音和空客,,而商業(yè)飛機窗戶市場則主要為美國PPG、法國Saint-Gobain,、英國GKN三家公司瓜分,。
ASDNews網(wǎng)站發(fā)布的“2018-2022年度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市場的核心公司”報告認為,美國Gentex,、英國GKN,、美國PPG工業(yè)集團、法國Saint-Gobain和美國Nordam集團為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制造市場的主要成員,。
根據(jù)《科技日報》報道,,美、法等國家開發(fā)的鋰鋁硅組分的專用平板玻璃,,強度和應力層深度比普通化學鋼化玻璃高50%以上,,每平方米面積可承受近5000公斤的力。采用這種玻璃原片制作的新型飛機風擋玻璃,,在保證600公里/小時的抗鳥撞強度的情況下,,厚度可減薄到30毫米以下,減重效果極其顯著,。
今日,,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玻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臧曙光在接受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客機風擋玻璃多由無機硅酸鹽玻璃與有機透明材料復合而成,,具備多種功能:
有足夠強度,,以承受飛機座艙壓力、氣動載荷,、機體結構載荷等,;作為透明觀察窗,要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具備抗鳥撞以及防冰除霧等功能,。